河东区行政区划 河东区位于美丽的沂河东岸,1995年建区,辖11个镇街、288个行政村(社区)、539个自然村,面积834平方公里,人口90.8万。省级沂河新区成立后,现实际管辖6个镇街、173个行政村(社区)、327个自然村,面积509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54.1万,是著名的中国温泉城、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、中国脱水蔬菜加工城。 今年以来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.5亿元、增长6%、全市第4,其中,税收占比78.2%、全市县区第1;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.4%、全市第2,工业用电量增长8.6%、全市第3,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。 历史悠久、文化灿烂 距今1万年前的凤凰岭遗址是山东首次发现的细石器遗址,大范庄遗址出土的蛋壳陶代表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的巅峰水平。这里是新四军军部最后驻扎和华东野战军诞生的红色圣地,陈毅、粟裕、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战斗和生活过,是华东野战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起点。 生态优良、粮丰林茂 地处沂、沭两河之间,境内28条河流纵横交错、星罗棋布,有沂沭河、汤河两大国家级湿地公园,是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。林木绿化率稳定在23%以上,推窗见绿、出门进园成为常态,获批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。这里土壤肥沃、物产丰富,是山东较早进行涝洼地改造种植水稻的地方,20世纪60年代,河东人民“思想不断革命,生产不断发展”的稻改经验名扬全国,被誉为江北“稻米之乡”。 配套完善、宜居宜业 文旅资源丰富,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9家,其中4A级景区2家,是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。医养结合蹚出新路子,依托全国四大天然甲级温泉—汤头温泉,打造各类医疗、医养机构384处、开放床位5736张,获评省级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、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。优质教育资源加速聚集,山大附中、临沂第三十五中学,华南师大附小、临沂杏园小学、临沂朴园小学,临沂第二实验幼儿园等名校纷纷落地,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达到276处。 区位优越、交通便捷 铁路、公路、航空“三位一体”立体化交通优势明显,临沂启阳机场作为山东省第一个民用航空机场、“港城一体化”发展示范机场,已正式获批航空口岸对外开放;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,投入使用后可满足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需要。临沂火车东站坐落境内。鲁南高铁横贯东西,距临沂北站15公里。3条高速公路和5条国道在境内纵横交错。 产业兴旺、发展强劲 实施产业大强行动,加快建设产业强区。市场主体动能强劲,去年,新增市场主体1.44万家,总量达到9万家,拥有奥德集团、欧达光伏、力诺光伏、爱朵护理、三丰化工、华太新能源、凯佳食品等一大批现代工业企业,新能源、医疗器械、食品加工、轻工业四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,被评为山东省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县区。 平台优良、开放创新 省级沂河新区中有7个镇街在河东区,是沂河新区的主战场、主阵地。拥有汤泉区、农高区、河东经开区3处省级园区。已建成市级以上科创平台57个,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活力全面释放。对外开放持续扩大,获评山东省对外开放强县。 人心思进、势头强劲 锚定“走在前列、全面开创”“三个走在前”总遵循、总定位、总航标,按照省委、市委决策部署,在区十五次党代会上,确定全面实施“品质河东”发展战略,全力推进产业大强、城市更新、乡村赋值、全域创新、惠民升级、忠诚领航“六大行动”,坚持以更高标准建设城市、更高质效发展产业、更高维度赋值乡村、更高品质生活供给人民,加速向现代化强区进军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