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新庄 位于旦彰街西南2公里,建村于清咸丰年间,原址在小南庄村前,后迁至今址,名新庄,1981年更名为南新庄。1909年《山东省地图》表名新庄子。 管家岭 位于旦彰街西南2公里,汤河西岸,明万历年间管姓两户逃荒至此土岭定居成村,故名为管家岭。 禹屋 位于旦彰街南2.5公里,沭河西岸,村东北为汤河入沭河处,据民国《临沂县志》载:建村不晚于南北朝时563年(北齐河清二年)。村民则相传系于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来此建村,原名鱼屋,1909年《山东省地图》表名鱼窝,1910年该村秀才认为“鱼窝”不雅,后更名禹屋。 曲坊 位于旦彰街东北2.5公里,汤河东岸、沭河西岸。北宋末期兵荒马乱,一官员来此避难,开设制曲的作坊酿酒,称曲坊,遂成村名。 邢家湖 位于旦彰街西南4.5公里,明万历年间邢姓两户逃荒来此,后渐成村落。 东李湖 位于旦彰街西南3.5公里,明洪武年间李姓在此居住成村,名为李家湖,1981年更名为东李湖 后张庄 位于旦彰街南1公里,清顺治年间张姓来此建村,名张庄,后因南有同名村,遂称为后张庄。 前张庄 位于旦彰街南1.5公里,汤河西岸,清顺治年间建村,因北邻后张庄,故名前张庄。 前西庄、后西庄、前东庄、后东庄、大南庄,前西庄、后西庄 位于旦彰街东1.5公里,汤河东岸,前东庄、后东庄、大南庄,位于旦彰街东约3公里处,沭河西岸。相传北宋末年一官员避居今曲坊,在此建酿酒曲坊和农田庄园,由佃户及雇工分片管理,后逐渐形成5个村庄,西面的2村南、北相居,居南者为名前西庄(后曾名为许家桥),居北者后西庄;东面的2村南、北相居,居南者为前东庄,时又称小王家庄(因此处的佃户姓王而得名,后因东家败落,王姓人贫无可倚,遂迁往五湖及坊坞居住,明隆庆年间分一支来此重建村庄),居北者为后东庄,居南者为大南庄。 大程子河 位于旦彰街北4公里,汤河东岸,建村时间不详,原名为城子河,后更今名。小程子河,位于旦彰街东北3.5公里,汤河东岸,明崇祯年间建村,名东庄,后更今名。 周家官庄 位于旦彰街东北2.5公里,汤河西岸,明嘉靖年间周姓由大程子河村迁来建村。 西岭 位于旦彰街北4.5公里,汤河西岸,017省道北侧,1782年(清乾隆四十七年)由城子河村析成,处城子河之西,故名西城子河,后因地处小土岭之上,习称“小西岭”,遂成村名,1981年更名为西岭。 东岭 位于旦彰街东北4.5公里,清乾隆年间建村,名为新庄子,后称新庄,1981年更名为东岭。 西南坊坞、西北坊坞、大坊坞、后坊坞 位于旦彰街东北5公里,沭河西岸。相传秦汉之际建村,据说汉将樊哙的母亲曾住此地,故名为樊母村,后析成4个同名的自然村,1862年(清同治元年),经4个村(即今4个坊坞)酝酿,族长决定,以村东北有一土丘,合“坞”义,遂改“樊母”为字音相近的“坊坞”,并将4个同名村各冠以方位词,居西北者为西北坊坞,居西南者为西南坊坞,居南者为前坊坞,居北者为后坊坞,之后,前坊坞以庄大,更名为大坊坞。 |